寫作新手的規劃課:3步驟教你用Trello創建一個寫作空間

  距離發表《Trello:教你輕鬆養成不缺靈感的寫作素材收集術(下稱素材收集術)》已經間隔了近10個月,中間歷經了很多事,重新回頭看那篇文章時,只覺得有些生澀,似乎並不能提供什麼具體的幫助,字裡行間總透露出一股生澀。後來在上上份工作時,團隊以Trello當作溝通的版面,透過實際的運用和大量的操作才稍微抓到了一點方向,並摸索出了一點專案規劃、管理的思維,也才衍生了重新撰寫及整理這一系列文章的念頭。內容除了包含Trello版面的教學以外,未來也將陸續和大家分享Trello的應用技巧,包含單人寫作規劃、團隊寫作規劃等,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少走點冤枉路,快速掌握Trello的應用思維。

  因為《素材收集術》仍是我經歷過的一段歷程,所以我仍然會將它保留在文章列表內,並重新撰寫新的系列。你可以選擇直接跳過該篇,跟著這系列學習。當然,也可以在文章結束後,回頭看看當時的我寫了什麼,也許會有意外的收穫也說不定。

  那麼,就讓我們開始吧!

章節目錄

  • Trello介紹
  • 三步驟快速建立寫作資料庫
    1. 創建帳戶
    2. 創建工作區及看板
    3. 看板的結構
  • 結語

Trello介紹

  Trello是Atlassian旗下的一款視覺化管理工具,套用了類似於便利貼思考法、卡片盒筆記卡的概念,讓你可以透過列表及卡片管理專案、工作,並和團隊討論。雖然市面上也有相當多類似的工具,包含Xmind、Bitrix24、Evernote等等,但為什麼我最後聚焦於Trello?這得回歸到我本身對工具有什麼樣的目的性及需求,以下僅以條列式的方式簡單的整理了我自己的看法:

  • 必要性
    • 操作上簡單。
    • 運用上具備彈性及自由度。
    • 整理的資料必須一目了然。
    • 隨時隨地能夠管理進度(代辦事項功能等)。
    • 可收納檔案、資料,具備資料庫的功能。
  • 非必要性
    • 可以管理日程。
    • 團隊協作。
    • 記錄活動、操作。

  畢竟我的使用目的並不是像是大公司一樣,需要管理專案、確定的日程等,所以Bitrix24對我或者創作來說太過複雜;至於Xmind等心智圖類型的工具,雖然確實可以將思考圖像化,且具備了明確的關係、順序等,但一旦資料量龐大就變得不易管理,作為人物關係圖、大綱、流程圖或許合適,卻不適合用來管理資料,所以在針對使用需求及目的以後,最終才選擇了Trello作為寫作、創作的輔助工具。

三步驟快速建立寫作資料庫

  雖然上面稍微提到了工具的介紹及選擇的原因,但畢竟都是我的個人經驗。還是讓我們透過實際的操作及應用,讓你理解如何利用Trello來整理及規劃自己的寫作資料吧,以下將用圖片搭配文字的方式,透過三個環節讓你快速掌握Trello的操作技巧:

STEP.1 創建一個帳戶吧!

  在Trello網站上,你可以透過以下兩種方式建立自己的帳戶:

  • E-mail方式單獨註冊帳戶。
    過程需填寫信箱、全名,並驗證E-mail以後,填寫密碼才算註冊完成。
  • Google、Microsoft、Apple、Slack等帳號綁定註冊。

  無論透過何種方式,在第一次使用時,都需要先建立一個Atlassian的帳戶後,才能透過該帳戶登入Trello進去使用。

STEP.2 建立一個工作區。

  順利註冊以後,網站會要求你先建立一個工作區。你可以依照個人需求,選擇邀請其他人加入這個工作區。當然,若是現在還沒有打算邀請其他人加入你的行列的話,也可以不邀請任何人,僅需決定好工作區的名字後,點選「繼續」即可。(※一時想不到該取什麼酷炫的名字的話,也無須擔心,日後都可以再進行變更。)

  點選「繼續」後,網站會詢問你是否要試用「Trello Premium」,建議先點選「略過」進入下一步直到進入Trello的操作介面。

STEP.3 建立一個看板。

  建立完工作區後,Trello會提供一個新手教學的流程。你可以按照上面進度去熟悉它,但在此我會先建議你跳過這個流程,直接點選畫面上方工具列的「建立」,此時會跳出一個選單,請直接點選「建立看板」即可。(當然,未來若要另作他用,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設計看板內容時,也可以點選「從範本開始上手」,內有提供一些模板可以使用。)

  此時,只要輸入「看板標題」、「工作區」、「觀看權限」,並點選「建立看板」就可以建立一個全新的基礎看板。若是在此階段暫時想不到名稱,或者忘記挑選背景,事後都可以到看板介面調整,所以不用急著命名也沒有關係。

STEP.4 看板結構

  進入看板時,你可以在畫面上看到一些基礎的功能,並在畫面的中心看到Trello看板的結構。在此先以我目前有使用的看板作為範例,若是初始創建的空白看板,畫面上僅有「代辦事項」、「進行中」及「已完成」三個列表,由此應該可以理解,Trello本身就是以「列表」及「卡片」所構成,以下將針對這兩個部分做一些簡單的說明:

  • 列表❶
    從屬關係上,一個列表可以包含數個卡片,你可以將其想像成「抽屜」或者更簡單的「分類」。一個列表代表著一個類別,以上圖為例,我將寫作文章的類型分成了「小說」、「教學」等,並另外單獨建立了一個「參考資料」,存放我可能會用到的資料、筆記等。
  • 卡片❷
    在此的卡片不單純只有便利貼的功能,或許想像成「卷宗」或者「資料夾」比較恰當。因為一張卡片不只具備「筆記」的功能,也具有以下功能:
    • 成員:標記該卡片的成員。
    • 標籤:可以透過「顏色」,進行分類和標註。
    • 日期:像是行事曆一樣,你可以設定開始日期、截止日期,並具備「提醒」的功能。
    • 附件:上傳檔案或連結其他空間的檔案。
    • 封面:建立與專案有關的封面,方便一眼看出卡片的內容。

結語

  恭喜你看到這裡,相信你應該已經建立出一個資料庫的雛型了。雖然這篇仍以操作為重,但只要你能理解Trello的基礎操作、架構及列表、卡片的從屬關係,就可以順著這個方向,著手規劃、整理歸納自己手邊的資料及作品。

  你可以先參考上圖呈現、歸納的方式,嘗試整理資料,建立出一個基礎架構,也可以等到下一篇出爐以後,再著手進行。當然,若是現階段你仍然沒有其他的想法,也可以先翻翻我先前寫的《Trello:教你輕鬆養成不缺靈感的寫作素材收集術(下稱素材收集術)》,也許當時的內容可以幫助你找出自己的定位,進而提供你一些想法。

  總之,未來會先以個人規劃的為寫作主軸,後續才會增加團隊規劃的部份。雖然會寫得很慢,但後續會陸續補完。最後希望這篇小小的教學可以幫助到你。

  如果對此篇有任何想法或問題,歡迎透過留言告訴我。

對「寫作新手的規劃課:3步驟教你用Trello創建一個寫作空間」的想法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